永安军第五次扩招后,按例振威营自然也要跟着扩招。
对于振威营萧亦也很是无奈,因为永安军每到战时一般都需要外出征战,自家城镇自然不能没有防备力量,于是振威营便由此而生。
但最初的振威营其实还真就是民勇的性质,就连萧亦本人也只是当其为预备役,也跟没没想着今后振威营能怎样怎样。
但萧亦却惊喜的发现,自己似是无心之间设立了一个新的制度。
李二牛统带的振威营不仅在自己离任蔚州时仍是严格听从调遣,更可以在永安军离开蔚州时镇守一方,并且可以随时为永安军提供优质兵员。
也就是说,若萧亦将这种振威营镇守地方的编制普及到整个大同镇,在当地招募振威营取代原官军。
再让忠于自己的将官统带当地的振威营,那么整个大同镇都将握在萧亦手中,整个大同镇都会是永安军的军营。
而这种事却只能暗地里去做,萧亦深知崇祯的小心思,前段时间京师传回来消息来看,崇祯似是对自己已经有了猜忌。
若是要让其知道永安军振威营一事,难免会节外生枝,造成更大的猜忌与误会。
现在的萧亦根本没想过将来会与崇祯怎样,他只是知道,若是想让大同镇改变,那就必须彻底打碎重建。
所有的振威营军士虽然在内待遇都是预备役,但对外却只是民勇身份,并未有一人入正兵籍。
明面上,萧亦的正兵酒只有这万余人马,自然不会对崇祯造成威胁。
上次刚刚招募的镇城振威营共有一万余人,萧亦本就没打算让其打什么硬仗,能让永安军安心在外征战便是足够。
所以除隔日一训外,振威营仍只是装备着明军的制式衣甲与刀枪。
由老军以操典督训了数月有余,振威营倒也是变化不少,虽然与永安军相差甚远,但在现在的大明官兵中也应该是算得上是精锐了。
再加上振威营军士皆是当地民众中挑选有家室者担任,并未有兵痞混迹其中,战时一般来说也不会溃逃,对萧亦来说,能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当日散议后,萧亦将董英华留下,二人彻谈许久,谁也不知道两人都说了些什么。
……
崇祯五年的六月下旬,永安军防务秘密与振威营军士交接,城外诸墩卫中也渐渐都换成了身穿大明制式衣甲的振威营兵士。
七月三日,这一天的天气非常奇怪,从早晨起便是大雾弥漫、遮天蔽日,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最为贴切。
聚落所城上的轮防明军懒洋洋的靠在城墙上说笑,这种大雾的天气从城上看过去,外面只是一片白花花的雾气。
别说后金军了,就连城墙上的其他明军都见不到。
正说着,忽然远处亮起一片的火光,喊杀声突然从四面八方响起,城上的守备明军把总顿时大惊,连忙飞报守备府邸。
包炳自打后金军屯兵于城外便是日夜无法安睡,干脆披挂着铁甲整日也不脱下,几个妻妾如何的劝说也是于事无补。
包炳虽然收到萧亦的文书,说是已经带着永安军出城驰援,但到现在都三天了,却连人影也没见到一个。
说来也奇怪,包炳接到萧亦文书的当日,那些整日在城外杨武扬威的女真人与蒙古人便不见了踪影,大营中也是一片的死寂,让人搞不清到底在做些什么。
虽然知道两军的目标都不是自己,但这种感觉仍是让包炳十分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