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宋时归 > 第三卷 补天裂 第四十六章 天下如棋(六)

第三卷 补天裂 第四十六章 天下如棋(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泾源军治所渭州城外,一片缟素,招魂旗幡林立,正为种师道大殡成礼。

种家家陵,依山傍水而建,墓碑层层叠叠。虽然种家祖籍西京,但是自种世衡起,已然扎根陕西,数代以降,种家男儿不知为大宋战死多少!

就是种师道,两个儿子种浩种溪,一亡于对西夏阵前,一因军中积劳也早早故去。为种师道扶灵之人,只能是他孙子种彦崇了。

今日大殡,多少西军军将纷纷而至,早早就在路旁等候设祭。多少曾经跟随老种转战数十年的军汉,带着伤痕残疾,随灵相送。渭州城中,百姓全都在门前设了香案,顶礼沿途而拜。而本路文臣,同样茹素,哭而相送。

种家数代,为陕西战死子弟,何止数百。老种七十有五而故于榻上,身后哀荣如此,已经算是种家人难得的好归宿了。而种师中也早早拜了老种的遗表上奏以闻,以现今朝廷要笼络边镇的情势来看,老种追封,当极尽优礼,一个郡王,是稳稳跑不掉的。

这些时日,渭州城中,挤挤挨挨的全是各处赶来至祭的陕西诸路文臣武将。此刻朝局如此波荡,正好借此机会,好好商议一下西军在当下局势中该如何处。军将们往来奔走,文臣们密密商议,就是小种相公,纵然丧中,也不得不接见了许多部众军将和在陕西的文臣,这样连轴转,加上丧兄哀戚,就算小种身子素来强健,也显得越发的形销骨立了。

西军此刻局势,着实有些微妙。朝局如此波荡,而燕王一力主导的与女真大战在即,西军何去何从,实在是一个急需要拿出方略的事情。

首先是如何应对此时独步汴梁中枢,实际掌握着朝局,近畿之地,河东之地,燕云之地都在他或多或少的掌握中,在河北诸路,萧言也有其影响力。再加上中枢不用说要换上一批至少明面上要附从燕王的文臣辈,此刻实力,已经不是萧言突然而得燕王那时气象了。那时候天下皆以为萧言根基浅薄,地位不久,除了起家班底之外,谁也没想着投靠萧言那一方。

可是谁能想到,两路外镇夹击,京中东府主持,且说动了萧言编练新军,联合发起了一场变乱,最后被萧言连消带打,轻松平息。且还展现了他在燕地经营而出的一支强军,整个河北,都在其马蹄之下。更不用说萧言还收编了熙河军一部和整个永宁军,此刻拥兵之强,西军恐怕都要瞠乎其后!

这里却要说明一下,西军兵力绝对数额很大,但是大宋对西夏战略,因为当时实在缺乏有力的骑兵大集团,只得采用靠国力压人的笨办法。陕西诸路面对西夏,每条可以通行军马的山沟都恨不得修上军寨,一点点的平推过去。这个时代也只有大宋,可以使用出这种就是靠国力糊你一脸的豪奢打法。

几十年下来,陕西修建的各色军寨何止数百,占用了西军员额的很大部分。能抽调而出的野战军马,也就是十来万的样子。就算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去平江南,去伐燕云,基本上就把训练有素的野战主力抽调空了。所以西军上下才这么急着回返空虚的陕西诸路坐镇。

平江南乱事,大败于燕地。西军这些野战主力损耗极重。在没有萧言的时空,第一次援救汴梁,老种仓促起行,带出来的军马也就一万五千余而已。这次熙河军送了七八千精锐过去,西军又进一步削弱。此刻单论野战主力,已经是在萧言掌握的军马之下。

(不过这几百上千的军寨,本身的守军,还有多少土兵蕃兵缘边弓箭手强壮,却也给了西军极强的恢复能力。连场大败之后,一次又一次的断送家当之后,仍然能抽调出这些原来守在军寨之中的兵马重新纠合成大军,屡败屡战,最后还能成就吴家兄弟功业。但是这些兵马抽调空了之后,西夏又从本来半死不活中满血复活,夺回横山,号称中兴。而这些一次次重新纠合起来的西军毕竟不如以前的老底子,最后也只能上了秦岭,依托着背后四川据守——奥斯卡按)

西军此刻元气未复,萧言又正在盛时。大家共同的意见是暂时不能和燕王硬来了。暂且敷衍也罢。

可是西军作为一个团体,自有其团体利益在。就是要继续维持着大宋每年多陕西的巨额投入。多少西军将门,甚而陕西诸路的文臣,都靠在这每年几千万贯的资源投入上吃得盆满钵满。萧言崛起之后,毫无疑问中枢投入,只会向萧言经营起的势力范围倾斜。西军上下一时间虽然还不敢再和萧言硬来,但是让他们安心服从此刻汴梁中枢,接受从此地位下降的现实,也是绝不可能!

这是真真切切的利益之争,最难化解。以前比如和童贯之间的仇怨,无非就是正常权势之争而已,童贯在与不在,朝廷都要花那么多钱给西军,有童贯在无非就是加强些对西军的掌控力罢了。但是萧言崛起,却是实实在在的动了西军这个团体的利益!

所以说西军上下,自从老种故去之后,对萧言的仇视,也是最切的。且极难调和。

有了这两个基调在,西军军将还有陕西诸路文臣借着老种葬礼奔走联络。得出的结论也就基本上确定了,几乎也在所有人的料中。

暂且维持此刻局面,一时间绝不采取对汴梁中枢的敌对之态。而萧言一力主持的对女真战事,西军也绝不贡献力量。只是袖手旁观而已。除非萧言对西军做出绝大让步,或者干脆就是萧言在对女真的战事中败亡,那时候西军再出而收拾局面,挽天倾于既倒,从此大宋天下,唯有西军这个团体独大!

在这样的团体意志下,纵然一些有识之士觉得不妥,觉得万一萧言战败,这情势不是西军能收拾的。可是军将人言纷纷之下,他们的一点声音,又派得上什么用场?

而且局势如此纷乱微妙,一时间静观其变,未尝不是件稳妥的选择。且让萧言先去折腾就是!

对于麾下人心如此,小种对西军这个团体的掌控力本然就不如乃兄,一时间也只能默认。专心操持兄长身后事。而今日总算大殡礼成,心力交瘁的小种,却还是不顾疲倦,相送一名宾客。

这名宾客,正是宗泽。

~~~~~~~~~~~~~~~~~~~~~~~~~~~~~~~~~~~~~~~~~~~~~~~~~~~~~~~~~~~~~~~~~~~~~~~~~~~~~~~~~~~~~~~~~~~

长亭之内,种师中一身麻衣,形貌消瘦憔悴,与宗泽并肩立谈。而在长亭之外,数十名骑士正在恭谨的等候。

这些时日与宗泽相处,小种很看得上此人。虽然岁数老了,可是眼光超卓,性子坚韧,且料理实务也是一等一的好手。兄长故去,小种方寸俱乱,又听闻姚古一时领熙河军出关而去,小种麾下不管幕室还是部将,全都人心纷乱。这个时候还是滞留未去的宗泽出手,亲自为小种操刀为记室,行文各处军将,让他们前来参加老种葬礼,而不是拥兵在侧,打着别样心思。更劝小种抽调最为心腹的秦凤军马,截断京兆府和渭水之间的数条大路,让西军那些人心纷乱的军马不得追随姚古出关而去。

这两个动作下来,一时间就安定了西军人心。而这些时候为老种操持丧事,宗泽也为之处理得井井有条。第一时间拜发遗表于都门,各般仪典也无所不备,将老种身后事办得极尽哀荣。

对于这样人才,小种是真舍不得放走。可不知道宗泽是如何想的,偏生就要在老种葬礼结束之后,回返汴梁。

按照他此前所来负的使命,纵然宗泽进行得极其不上心,可回都门之后,还是待罪之身。放着陕西的座上宾不为,而要领罪都门。小种真不知道宗泽是如何想的。

解劝也解劝过了,可是宗泽这六十许的老头子,倔强得如一块花岗岩一般,怎么也是说之不动。最后无奈,小种只能亲送一程。

长亭之中,小种对着宗泽拱拱手:“汝霖兄,丧中不能茹酒,就不在亭中置宴相送了。且兄丧不能远离,也不能直送吾兄百里,以尽别情。只能在此间告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