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会场上,这些依然还保留着辫子的军官,心里到底做何选择。随着会议进入尾声,令人想不到的是,刘兴华特意拿辫子的事情,给众位军官做了一个解释。
关于这根辫子留与不留,其实在清军入关后,就因此事而闹的天下民怨四起。在清朝统治这个帝国的历史上,辫子也成为顺民或逆民的分别。
清廷曾经就颁布过“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法令,为了让这条法令深入人心。甚至还发生过,屠城以儆效尤的事情,让天下百姓不敢轻易剪掉这条辫子。
久而久之,随着大清统治多年,天下百姓也渐渐习惯带着辫子的生活。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都舍不得这条辫子,认为这是顺民的象征。
从后世而来的刘兴华非常清楚,在如今的朝廷,没辫子的大清人,大多都是革命党。而最终推翻大清的革命先驱,也确实下达过剪辫子法令。
想到这些,刘兴华神情平静的道:“相信大家都清楚,脑后这根辫子意味着什么。可今天,我把它剪了。这即代表我个人,讨厌这条辫子带给我的耻辱感。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今日也说与大家知。剪不剪辫子,我还是那句话,全凭个人做主。而我希望军人剪辫子的原因,只是为了受伤时好救治。
大家都是军人,应该清楚伤在头部。如果头发众多,处理起来困难不说,还会阻碍施救。而未来一线部队。我打算配发防弹头盔,有辫子只怕戴不稳。
另外大家想想,这些年进入我们大清的洋人,有多少人拿着这根辫子取笑我们。远的不说,就说我们即将交战的老毛子,他们也没少揪着辫子嘲讽我们的百姓愚昧。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我刘兴华今天剪了这根辫子。就跟朝廷彻底离心离德。那我很肯定的告诉你,从组建安民营的第一天起。我心里就没有这个朝廷。
如今的朝廷什么德性,不用我说大家都心中有数。你们当中,有不少曾是朝廷的官军。可你们试想想,如若朝廷将东三省割让。你们又该何去何从。
我刘兴华的心中没有朝廷,却有救济这方百姓的雄心壮志。既然朝廷指望不了,那我就召集天下能人志士,为守住这方土地,为保护我们身边那些良善勤劳的百姓。
不管是即将到来的老毛子,还是它日卷土重来的朝廷,还或者是其它洋人大军。只要我活着一天,只要安民这杆旗帜存在一天,我都将为守护它血战到底。”
抛下这么一句话。刘兴华便转身离去。而身为新一旅的旅长,葛依乎立刻吼道:“敬礼!”
随着葛依乎起身敬礼,其它军官同样起身。带着激动的神情凝望远去的刘兴华背影。而此刻坐在主席台上的凤翔,突然道:“剪!回去,老子就把这辫子剪了!”
尽管抛下这句话,凤翔便同样离开。可这话落到下面,跟随他而来的营官们耳中。也意识到,他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也许剪掉这根辫子。就彻底跟以前没了关系。
伴随参会的营长们陆续返回驻地,一些被划分了部队的新兵营。立刻启程赶往新部队。在这种调动当中,一车车的新式军服,也陆续送达各个军营。
根本不用军官下令,相比军官们的犹豫不决,士兵更显得痛快。一个个光滑的光头,很快出现在整个军营当中。换上新式军装,强军的气势立刻出现。
这些没了辫子的部队,出现在根据地统治区,让不少百姓也非常惊讶。可随着刘兴华,将有关辫子的事情,通过广播给播放出去之后,剪辫者同样众多。
甚至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伴随新式军装的下发,扩充为通信营的女兵们。也有不少剪掉乌黑的辫子,一脸清爽的模样,令不少男兵都为之钦佩。
辫子引发的震动,短时间自然不会消退。可对于这些事情,刘兴华全权交给莫拉乎去负责。某种程度上,在安民军中,他是军事主官,莫拉乎则是民事主官。
随着扩编起来的部队陆续归建,已经下到部队的凤翔跟依兴阿等人,才知道真正刘兴华的底气从何而来。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精良武器,令他们都为之震惊。
而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除新三旅做为后备部队,并且负责根据地内部安全警戒之后。新二旅负责的漠河一线,以及新一旅负责的塔河一线,同样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