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到了康熙五十五年,过年时,相比去年的冷清,今年胤禟在,还多了一个安安,还有老十,更是热闹的不行的。
只是这热闹的背后,隐藏着几分伤感,因为这或许是董鄂妙伊和筠心在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年了。
今年无论如何,董鄂妙伊也要回京城了。
董鄂妙伊又开始不断的嘱咐筠心,筠心也只耐着性子听,她心中也多些愁绪,孤身在外,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好在,两人说着便聊起了书院的事。
满归书院,便是年前这母女俩商量的书院,现在已经盖好了,就等着开春了,招上学生。
众人听说是免费的,虽然惊讶,但是更多的是旁观,毕竟,念不起书的人还是少,这书院里只是岛屿上的孩子还有些穷苦孩子。
家里但凡能供得起孩子念书的,基本上都会请先生或是送到大一点的书院,毕竟还能交些朋友呢,虽然听说以后会有洋人讲课,但也不过就是听说而已。
筠心一旦摸到路子了,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单纯的说,这书院其实就是给这条街打名声的,只有将来更多的人愿意上满归书院读书,这条街的铺子才会卖的好。
董鄂妙伊笑道:“还好这街当时的铺子修的一样,不然还要重新在修。”
这条街两边,都是三层小楼,一层可做买卖,二三层可以住人,都是青瓦灰墙,看着干干净净的。
筠心道:“便是重新修也没有关系的,只在书院门口写上饭出劳力者,可以让家中孩子免费读一年。”
董鄂妙伊摇摇头道:“那书院里人还不满了?”
筠心无所谓的道:“额娘,放心,我还就怕她不满呢。”
董鄂妙伊摇摇头,只让筠心自己去办。
过来年,开了春,书院便开起来了,人确实是不多,不过是些穷孩子。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时候,书院不但免费让孩子读书,还管中午一顿饭,并且还没人发了一套衣服,便是笔墨纸砚,书院也提供,也可以带走,只是并不许浪费。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书院每月都考一次试,若是考的好还会有奖励,便让学生便有那没有给家中孩子报名的人后悔了,便是在学不到什么,倒也可以省些家中的嚼用。
可是,再去报名已经晚了,说要等三个月后。
不过若是连续三次考试都没有进步的,便送回家去,明年再来。
而正如董鄂妙伊猜想的,整条街的铺子也因为这些学生,买卖好起来,甚至到后来,还有那江南的才子过来,见环境不错,竟然买了铺子。
总之不到半年,这条街就起来了,而也有更多的学生来报名。
只是这后报名的就不能免费了,不过也不贵,都是统一的银子,一人三个月一两银子,含午餐笔墨纸砚还有一套衣服。
最后,甚至连安妮夫人的儿子都来这里读书了。
董鄂妙伊看到这个样子也就放心了,在五月里,终于要启程会京城了。
事实上,胤禟和胤俄早在开春便先走了,只是并没有回京城,而是干别的事了,不过董鄂妙伊走的时候,对外都称胤禟也在马车里。
来了个金蝉脱壳。
董鄂妙伊便是放不下筠心,也只能放下了。
桃红最后还是留下来照顾筠心,有桃红在,董鄂妙伊也放心些,她自是会向宜妃复命。
回程的路董鄂妙伊走的水路,要来的时候要快很多,不过最主要是因为坐船,别人看不出来胤禟在不在,至于船上的人则都是可靠之人。
郎世宁也跟着她一起去京城,另安排一条船。
董鄂妙伊不过是刚坐船的时候有些晕船,后来也就好了,她还要照看安安啊。
估计等安安到京城,正好是一周岁,到时候还可以在京城抓周。
其实对于是否带安安回来,董鄂妙伊与胤禟也商量过,孩子毕竟还小身体又不好,用大夫的话,不见得养活,既然这样那便跟着他们把。
董鄂妙伊只盼着孩子能平平安安的过了抓周,大夫说过了一周岁,身体就会好起来了。
董鄂妙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也不知道胤禟到哪了。
董鄂妙伊猜测着胤禟应该是去做生意了,对于胤禟来说,最拿手的就是做生意,有的时候机缘巧合,胤禟就能大赚一笔,这财运不是一般的好。而从现在的局势看,要想在皇子中立住教,对于胤禟来说,做生意是捷径。
谁都需要钱啊。
只希望胤禟千万不要出事。
董鄂妙伊东想西想,也觉得自己想的太多了,回京城毕竟还是好事的,回京就能见到弘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