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粮食,又听几人说明了来意,大同知府也不急着去城外视察灾民情况了,派人给佐贰官交代了一下。
在衙门的二堂,自己的签押房里,知府接待了范大发三人。跟着他们一起来化妆成伙计的满仓则没有这个待遇,被那两个衙役寻了一处僻静出待着。
看到粮食,知府大人虚弱无力的样子改变了许多,不失热情的问起了三人的身份。
三人一一说了。
听说是本地的商人,而且还是大同府有名气的商人,知府大人也没有表现明显的轻视。
历朝历代,官员都是看不起商人的。大明初年也是一样的,在朱皇帝的影响之下,这些官员比起前朝官员对待商人的态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见。
不过能当到一府知府,人情世故上也不会那么幼稚。如今天下大旱,到处缺粮。饥民处处,人心浮动,能有人主动上门送粮,这是好事。所以心中虽然轻贱三人,但是面上却也不会表现的太明显。
范大发三人人老成精,那知府大人虽然没有表现的太明显,可是他们却也能看出来。
不过作为商人,他们心中也有数。若非这特殊时期,他们可没有机会坐在知府大人的签押房中,一人还赐了一杯茶水。所以根本不会在意,反而觉得与有荣焉。
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知府大人这才问起他们的今天的前因后果。
昨天早都商量好了说辞。
范大发回话说,三月份的时候他们就感觉今年雨水稀少,有些担心粮食的收成。后来到五月的时候,天果然还继续旱的不舍得下雨。
所以三家就商量了一下,安排了在江南行商的人采购筹集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没成想,天气越来越旱,先前的担心果然变成了现实。
本来这些粮食留着三家自己吃的,可是看到城外灾民越来越多,想了一想,三家一商量还是觉得应该拿出一部分献给官府,好歹尽点绵薄之力。
三人都是老于世故,这番话都是提前商量过的,所以也是滴水不漏,看不出什么漏洞。
知府听了,想了一想,觉得这番话也说的过去。
商人虽然地位低贱,但是灵敏度却比一般人要高,什么东西要涨价,什么东西要降价,什么东西最紧缺,什么东西最泛滥,他们比其他人看的都清楚。
所以提早筹备粮食这事情也说的通。
其实知府也就是那么一问,这三个有名有姓,而且在当地也不是籍籍无名,所以也不怕他们有什么不轨企图。
再说了三个商人能有什么企图,知府想破脑袋也想不到。
这三人在城里有产业,经营多年,如果不是担心灾民生乱,会坏了他们的产业,他们才不会把粮食献出来的。
所以归根到底,他们帮了官府也算是帮了他们自己。
大同知府想当然为三人的行为找到了一个自认为非常合理的解释。
前面这些问话其实也就是照例的程序,下来的这个问题才是关键。
“你们打算先给朝廷多少粮食?”
“回大人的话,小人三家除了自己所用之外,还有一千石www.shukeba.com。”范大发小心回答着,脸上挂着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
知府眉头皱了一下,一千石么?太少了。
不过一想,一千石虽然看起来杯水车薪,但是好歹也能缓解一下危机。多撑几日,朝廷的救济粮也差不多就能到了。
想想也合理,自己因为形势危急,所以对他们的期望太高了。他们只不过是小小商人而已,能够提供一千石的粮食也不错了。
“你们虽然只是一介商贾,但是却能做到为朝廷,为本官分忧,实属不易。你们的善行本官会禀报到朝廷的,说不定还有嘉奖。另外,本来表彰你们的善举义行,本官回头也会给你们奖励的。”
三人听了,顿时大喜,急忙站起身来道谢,说了一通场面话。
感觉差不多了,三人正准备告辞,又听到一句话:
“以后你们在大同做事有什么为难的,只要不触犯朝廷律法禁忌,本官也会为你们转圜一二的。”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客气话,不过也算是知府大人的一片好心了。
以后真有什么事情,就算轻易求不到知府头上,但是却也有些底气了。
三人又是一番感恩戴德,要知道一个商贾要想结交知府这样一个高官,那平日里是不可想象的。
这次雪中送炭,灾中赠粮,正是好时候,总算结下了一番香火情。
三人说好明日便可以将粮食送过来,请知府派个人交接验收。
很快知府便安排了自己的钱粮师爷封寿田跟着跟他们交接。
又说了两句闲话,三人便识趣的起身告辞了。
来的时候背着的一袋子米自然给知府大人留下了,好让他今天也能多吃一点了。
看待三人出来了,外面候着的满仓也急忙起身跟了上去,他的身份是范家店铺的一个伙计。
三人在里面的时候,满仓也没闲着,一边在观察衙门里面的地形建筑还有人员位置,一方面在想如果将来要攻打衙门的话怎么进攻更好一些。
纯属职业病发作,并不是要攻打大同城。
走出大门的时候,守门的两个衙役对待他们的态度也好了很多,笑着跟他们说了两句话,当然主要是看在之前给的两个馒头身上。
灾荒来了,能够馒头的才是土豪。这两个差役虽然在衙门当差,可是却是最低等的那种守门的,平日里根本没有多少有水。
洪武年间,别说这些衙役了,就是知府这样的高官都过的可怜巴巴的,跟叫花子比强不到哪里去。
朱元璋老板根本不舍得给官员开工资,而且更不允许他们搞灰色收入。一旦发现,超过六十两银子就要剥皮揎草。
这就是典型的既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典型。一个大明朝的地方官,他的俸禄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老婆孩子,还要请师爷幕僚。
作为地方主官,一般身边最少得有两个师爷,一个钱粮师爷,一个刑名师爷。没有这两人,这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另外,还得请厨子,丫鬟,马夫,车夫,轿夫等等一系列为官员服务的人。指望那点俸禄,那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人。
可是朱元璋给官员发的俸禄,仅仅只够官员一家三口人吃饭的。所以,在大明朝不搞灰色收入,当官的根本活不下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朱元璋的刑罚如此酷烈,却依然挡不住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前赴后继的贪腐,生活所迫啊。
官员都过的这个光景,那些下面的小吏差役更不用说了,而且还是在这大旱的灾年。
所以能给一个馒头的人那都是善人了,差役们的脸色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