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乐趣这东西是说不准。
究其根本,实则是大脑形成的一种自我奖惩机制。
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得到了,于是就分泌一点激素让自己感到满足、愉悦、爽……
得不到,就郁闷、难受、抓狂。
这会刺激人的欲望,同时也使人不断追求、努力、奋斗。
然而,当物质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乐趣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此时的嬴政就差不多是这程度。
秦国是诸候国中最强大的一个,而且统一中原指日可待。
身为秦国的大王,嬴政可以说想要什么都是唾手可得。
这反而会使他觉得索然无味。
就像游戏开了个天大的挂,一出场就天下无敌……那这游戏也就没有玩的意义了。
嬴政在统一中原前还算有个目标,那就是灭六国。
灭六国之后呢?
就只能寻求长生不老了,否则他嬴政还能有什么目标能有什么追求呢?
现代史学家评论嬴政,都说统一六国之前与之后的秦始皇就像两个人,也就是性情大变。
其实根本没变,只是前者有目标而后者失去目标,或者说是把目标转向虚无飘渺、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上而已。
沈兵那句客套话给嬴政的感觉差不多就是这样。
朝堂上文武百官的赞美之词都成一种形式了,它们无法在嬴政心里带起半点波澜。
而沈兵那句无意间说出的套话却让嬴政心花怒放、神清气爽。
励精为治、亲练群臣啊!
这评价虽然不算高但够贴切。
想我嬴政上任这十余年来,哪一天没处理国家大事努力治理好国家?
这不是励精为治又是什么?
我嬴政每天都听取大臣的启奏,考察群臣是否与其官职相符。
这不是亲练群臣又是什么?
所以“励精为治、亲练群臣”这话是着着实实的拍进嬴政心里。
嬴政每每想到这评价,嘴角就不自觉的露出点笑意。
如此,嬴政又怎么可能会让赵高、杨端和等因“不敬”就去治沈兵罪?
就在嬴政又在回味细品那评价时,杨端和迟疑了下就报道:
“大王,关于沈兵……”
“臣还有一事要报。”
嬴政眉头一扬,回道:“说。”
杨端和看了旁边的王翦一眼,就小心翼翼的说道:
“此战……”
“李牧之死其实与沈兵有关。”
这下不只是嬴政吃惊,就连那王翦也瞪大了眼睛望向杨端和。
杨端和心里那个苦啊。
之前因为担心王翦抢走沈兵所以不敢跟王翦说。
但是现在……
这在大王面前若是还有所隐瞒的话,那就是满门抄斩的“欺君之罪”啊。
他杨端和有几个脑袋也不敢这么做。
或许是李牧之事非同小可,嬴政马上就收敛心神肃容问:
“哦,沈兵又如何能与李牧之死有关?”
杨端和又说:
“其实……”
“不只有关。”
“那李牧根本便是死于沈兵之手。”
这话就更是让人震惊得难以自已。
嬴政甚至走到杨端和面前,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问:
“你是说,那李牧是死于沈兵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