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薛仁贵,早在贞观十九年便在高句丽战场上名扬四方。
李治对他,是寄予厚望的。
昔年从万年宫回来后,便赐薛仁贵骏马,意外期望你能成朕之千里驹。
结果,现实狠狠给了一巴掌。
朕看中的人,却出了岔子。
这让极重颜面的李治,万般难受。
若不是苏大为在场,令他想起当年之事。
薛仁贵很有可能被一撸到底,直接削职为民,踢出唐军。
罢了罢了。
李治心中暗道:机会,朕给了,能不能立功回来,便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他收起心思,看向苏定方:“定方,此次你去辽东,有何方略,兵力如何配置?”
苏定方虽然刚从外面赶回来,犹自精神抖擞,似乎对李治提出的问题,早就想好了答案。
“陛下,此次我军出兵辽东,是为了解救新罗。高句丽联同百济,共侵新罗,新罗不堪其害,丧军失地。以臣之见,高句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非是对高句丽用兵的好时候。”
“哦,那我们便坐视不理不成?”
“非也,欲破高句丽,先断其臂。”
李治眼中一亮:“老将军是说?”
“高句丽暂且难破,但是百济不然。”
苏定方双眼棱光闪动,似乎藏着无穷的智慧:“要破百济,非得水陆并进不可,臣请陛下调拨水师以伐百济。待灭了百济,便可于新罗对高句丽成合围之势,到时,臣有把握,可一战定乾坤。”
“好,朕准了。”
李治顿时笑了起来。
他最爱听的,便是苏定方这等豪迈。
特别是“一战定乾坤”。
打仗打的是什么?
是钱粮啊。
大军在外持久,糜费钱粮无数。
大唐虽富,可也没有余粮啊。
像苏定方这样的名将,动不动以极少兵力,给敌人来个灭国。
这可太省心了,不,这简直太省钱了!
李治眉花眼笑,顿觉吃了定心丸。
“老将军,依你看,水师出动多少够灭百济?三万如何?”
“依臣之见,非得十万之众。”
“呃?”
李治顿时噎住。
看向苏定方的脸上,露出吃惊、肉痛的表情。
你……你变了。
你以前用兵不是这样的。
对西突厥,不过区区五万兵,便灭其国。
十万……十万水师。
这得花费多少?
朕还想兴建大明宫,朕也想享享福。
委屈……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
苏定方耐心的道:“辽东苦寒,又靠大海,而且百济与倭国都为扶余别种,若不动用水师大军,怕难以断绝往来,倭国必会支援百济。
臣听闻倭国与百济海路不远,旦夕可至,不得不防。”
苏大为在一旁听了,不由暗竖大拇指。
要不怎么说名将呢。
苏定方这水平就是高。
不但精于骑战,连对百济和高句丽,都能把倭国给考虑进去。
这战略眼光,简直是超一流水准。
若非像苏大为这样的穿越者,这个时候,对辽东用兵,谁会想到倭国居然会有动作。
可事实证明,一切都被苏定方给料中了。
“好吧,朕……朕都准了。”
李治又肉痛,又不得不咬牙答应下来。
那表情,像足了最后三天血亏清货跳楼价的老板。
“要用什么将,随老将军点,只有一要,此战,必需取胜。”
“诺。”
“对了,还有……”
李治看向苏大为:“你在动身之前,情报这边要安排好,务必要隐瞒朕要起用苏老将军去辽东的消息。”
近年来,李治越来越尝到情报优势上的甜头。
但凡用兵,情报先行,这一点他已经是深深记在了脑子里。
苏大为略一犹豫,还是抱拳应下:“是。”
皇帝一句话,说来简单。
但十万大军啊……
想隐瞒这么大的军事动员,怎么可能?
最多只能拖延几天,迟早还是会被倭人细作查到。
而且,这么大桩的事,很容易将自己苦心布下的卧底给暴露。
会让倭人醒悟自己在情报上一直在被大唐利用。
但,这事是国策,是出自李治之口。
没有商量余地。
也是大唐完成对辽东新战略,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