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匈奴人,赵胜没有任何的好感。
自赵国立国开始,就和北方的匈奴人、襜褴人等胡人厮杀战斗。
双方的仇恨,无法化解。
如今没了百姓掣肘,赵胜打算动手了。
廉颇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我们现在攻击匈奴人,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也只能打草惊蛇。”
“匈奴人在关外,随意都可以逃走。”
“再者,本将断定,匈奴人的后方,肯定有人接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攻击匈奴人,即使能拿回一些粮食,却也杀不了几个匈奴人。”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把粮食给他们呢?”
廉颇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匈奴人得了粮食,赶路的速度变慢,他们慢慢返回王庭的路上,我们才能悄然出兵跟上袭击。”
“丞相别忘了,我们还有一支骑兵在匈奴人的后方。”
“一旦这支军队取胜,匈奴人后方就乱了。”
“到那时,匈奴人再难以和我们厮杀,必然一击即溃。”
廉颇神色期待,说道:“这一战,我们得等着,耐心等待全胜的机会。到那时,再全力掩杀匈奴人,杀个痛快。现在逞一时之快,没有任何的意义。”
赵胜点了点头,说道:“本相不懂军事,只是提一个建议。”
廉颇报之以微笑,心中颇为轻松。
赵胜不插手军队的事情,他和刘宣都比较舒心。
乌维骑在马上,望着不断搬运粮食的士兵,脸上也是洋溢着笑容。他率领大军来搬运粮食,其实也是有防备的。
大军在此搬运粮食,在后方有士兵接应。
一旦廉颇派兵出关袭击,他马上就能组织士兵抵抗。
只不过,乌维没有料到,刘宣竟是不出兵。
修戈看着一袋一袋的粮食搬运回来,笑眯眯的道:“大王,赵人为了这数千妇孺,竟然愿意拿出十万石粮食。以后再攻打赵国,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胁迫对方。”
乌维摇头道:“没用!”
“为何?”修戈脸上有着一抹疑惑。
这一次取得了胜利,为何以后没有用?
乌维心情好,耐心的解释道:“你忘记了和廉颇对阵时,廉颇怎么回答的吗?”
“廉颇直接拒绝,宁愿妇孺被杀也不开关。”
“当时,因为刘宣插手,才有了今天用妇孺交换粮食的一幕。”
“如果刘宣不在,你认为能行吗?”
“这样的胁迫,也就能吓唬一下自命不凡的读书人。读书人讲道义,更不忍见无辜的百姓被杀。刘宣便是如此,他看到数千妇孺要被杀,他不能坐视不理,所以才主动谈判。”
乌维眼中有忌惮,道:“廉颇不一样,他是战场上的悍将,杀人无数,早已见惯生死,岂能受你胁迫?”
“这一次,咱们真的要感谢刘宣。”
“换做是本王换回百姓,绝对会马上在青阳关上乱箭齐发,不会任由粮食被搬走。”
“也只有刘宣这样的人,才会讲道义,守信用。”
乌维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这就是幼稚天真的读书人,道义有什么用?信义值几个钱?在本王的眼中,那都不值一提。不过刘宣愿意遵守,自是最好。”
修戈听了后,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神色。
两人看着士兵搬运粮食,都喜笑颜看。
上万匈奴人上前搬运粮食,时间不长,十万石粮食,一万斤铁和三千斤盐全部搬走了。
乌维抬头看向城楼上,朗声道:“刘宣,本王代草原上的儿郎向你道谢了。来日方长,以后,本王会再来的。”
话音落下,乌维大笑着离开。
匈奴人的大军启程,浩浩荡荡离开。刘宣听到乌维的话,冷笑两声。乌维自认为得了好处,殊不知这些粮食是要烫手的,不是那么容易能拿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