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崔可夫却不这么认为,他第二天就走出做为指挥部的地下掩体观察德军的攻势。
此时的秦川等人正在朝苏控区展开进攻。
“格子战术”不仅方便了德军的防御同时还有利于德军进攻,因为这样分区之后就会让各部队都知道哪些是自己进攻的范围,甚至对炮兵乃至空军的协同都是有利的。
比如秦川等人要进攻的是十五区,一营在推进时遭到一队苏军顽强的抵抗,一营的坦克几次上去都不知道被藏在哪里的反坦克炮击毁……反坦克炮炮身低矮,隐蔽在废墟或是建筑里很难被发现。
后来打得没办法了,秦川就对炮兵联络员喊道:“我们需要炮火支援!”
炮兵联络员用步话机联系后方的炮兵单位,连续喊了几声:“炮击第15方格第三区!”
为了让炮兵更准确的轰炸,他们还把每一个格分成了几个区。
炮兵手里也有同样的一张分区图,于是马上就知道要炮击的位置……这如果没有分区,仅仅只是为炮兵指示并确认方位都要花不少功夫。
几分钟后,空中就传来一片炮火的呼啸声,炮弹有如烟火表演般的在防线前炸了开来,将苏军阵地炸得一片狼籍。
秦川乘着这个时候,带着士兵们就冲了上去,在没有坦克掩护的情况下就冲了上去……秦川这是希望能以快打慢,在苏军还没有在炮火的轰炸中反应过来时就冲进他们的防线。然后,德军手里的MP43以及德军的素质就能占到很大的便宜。
但这时候一件意外发生了……苏军炮兵竟然也朝相同的坐标也就是15格第3区开炮。
这在一般是不常见的,因为那是苏联人的阵地,会发生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炮兵打错了,苏联炮后经常打错位置。另一个是为了杀伤敌人不顾自己人的伤亡。
秦川相信这一次很可能是后者,因为苏军军官在看到一大群德军端着MP43跟着炮火冲上来的时候,就知道如果不用炮火阻拦的话,他们同样也是死。
“继续前进!”秦川大声命令。
因为他知道,如果是这样的炮击,那就是针对苏军战壕前的一片位置,也就是德军士兵们所在的位置,所以停留在原地是最危险的。
前方就是苏军战壕,苏联士兵仍然守在那里……其实说是战壕不过就是一条小沟或是在废墟里搬开一些砖石整出来的一个“掩体”。
秦川等人冒着炮火跳进了战壕,然后就伏下了身子不敢动弹……因为炮弹炸起砖石碎屑到处乱飞,只要稍一抬头就会被击中
于是在那一刻就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敌我双方趴在同一道战壕里,四周到处都是飞射的石头和弹片,每个人都被包裹在浓烟和灰尘中,虽然他们能感觉到身边趴着的有可能就是敌人,但双方都没有采取行动……他们无法确定这一点,同时任何行动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这一刻,他们只想在呼啸着纷飞的弹片中保住自己的性命,彼此间的敌意仿佛被无情而且无差别的落在他们头上的炮弹一扫而空……那一刻,他们似乎是坐在同一条船上的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