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
登陆后士兵们就接二连三的从船上跳了下来在坦克的掩护下朝苏军防线发起冲锋。
在战斗中士兵们发现了十分有趣的一点,那就是迫击炮架在两栖登陆车上就可以朝敌人发射炮弹,于是它上岸后就成了一辆可移动的炮台,可以一边移动一边发射炮弹为部队提供火力援助。
当然,两栖登陆车的好处绝不仅仅如此,它可以直接把弹药运送到朝前进的士兵手里不需要一个卸下再装上汽车的过程,必要时还可以搭载士兵追击敌人。
这使第一步兵团一路上都能得到持续的补给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火力,当然最重要的是整登陆作战都一气呵成十分迅速,于是德军一个冲锋就击溃了苏军打得他们到处逃窜。
这其间苏军拉上了一个坦克营21辆坦克“隆隆”的开上来希望将德军打退……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首先是德军登陆的坦克大多是“四”号坦克,而且有28辆之多,性能不输苏军坦克数量上又占据优势。
其次是德军坦克通讯装备先进,彼此能够很好的协同……这一点对于夜战来说尤其重要,原因是此时的坦克没有装备夜视仪基本没有夜战能力,夜战时只能由步兵引导及协同。否则,在黑暗中它们连敌我都分不清就更不用说作战了。
而苏军坦克在通讯设备方面那就不用说了,这使它们一开上来就像盲人摸象似的到处乱闯,甚至还对逃跑的苏军大开杀戒……也不知道他们是误杀还是在阻止他们逃跑。
其实,这些苏军坦克乘员明知道他们上来就是送死的,而且这也是一种对坦克的极大浪费……但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不得不服从命令两眼一摸黑的开着坦克上来,他们能做的,就是借着天空偶尔升起的一、两颗照明弹来确定敌人的位置并开火。
德军的情况就好多了。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用坦克对付敌人坦克的,他们更多的是用火箭弹……黑暗中,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根本无法阻止敌人步兵偷偷的朝他们接近。
于是随着“啾啾”的几声啸声,苏军坦克就一辆接着一辆的成为废铁。
突破敌人防线后,秦川等人把战场留给了第22装甲师及第1山地师……他们的任务是肃清南半岛的苏军,掩护两栖登陆船一批又一批的往来刻赤海峡之间将第11集团军的部队陆续接过来。
第一步兵团,就矛头一转退出了战场驾驶着两栖登陆船沿着公路朝索廖内前进。
走在队伍前头侦察的几辆边三轮和一辆38T坦克……就像之前所说的,38T坦克是一种无法与苏军T34坦克对抗的轻型坦克,用改装两栖坦克的方式费尽心思的把它从刻赤半岛那边弄过来其实是很不划算的。(这也是登陆坦克大多都是“四”号坦克的原因)
问题是“四”号坦克为了能适应战场逐步改装使车身越来越重,这使它在公路上的时速只能达到35公里,夜里行军的速度就更慢了。
而第一步兵团的目的就是快速穿插索廖内,所以“四”号坦克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38T轻型坦克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有42公里的时速,这对于夜间行军的第一步兵团来说已经足够了……虽然两栖登陆船在陆地上能达到80公里的时速,但谁也不敢在夜行军中而且还是维护不当的公路上将它开到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