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王号出勤率很高,依靠全帆装设计,巡航一次的费用比巡洋舰还要低。不过,舰上的锅炉压力已经下降很多,在无风的情况下,仅靠螺旋桨推动,最高航速只能维持在不到10节的水平。”该舰的舰长向威廉介绍道。
帝国海军在1870年代入役的依然是清一色铁甲舰,其中就包括“定远”舰的母型,著名的萨克森级大型铁甲舰。
萨克森级铁甲舰是德国海军19世纪70年代末最新式最先进的主力铁甲舰,具备干舷低、装甲厚、排水量适中的特点,这也是岸防铁甲舰普遍具有的特征。萨克森级不适合远洋航行作战,她主要守卫巡防德国沿海波罗地海等沿海水域,作为德国海军巩固国门的海上柱石。
她的吨位始终、吃水较浅、比当时世界上动辄上万吨排水量的大型铁甲舰要小的多。非常适合当时中国的港口码头水深等条件。因此设计“定远”舰时,时任清国驻德公使的李凤苞就充分考虑到了“萨克森”本身的特点,从而使定远舰排水量和舰体尺寸吃水深度与萨克森级相差无几,故也被成为萨克森改进级。
萨克森级全长93米,宽18.4米,吃水6.53米,采用平卧式往复蒸汽机、动力5000马力,速率13.5节。可载煤700吨,10节时续航力1940海里。这些数据和5年之后建造的“定远”舰差别很小。
和定远级一样,萨克森级也没有装备帆缆,这是德国第一级无帆装战舰。
除萨克森级外,北德意志联邦出于普法战争的考虑,曾在1868-1871年间开工了6条大型军舰。
其中凯撒级两艘,分别是“凯撒”号和“德意志邦联”号。
大选帝侯级三艘,分别是“大选帝侯”号,“大弗里德里希”号和“普鲁士”号。
“汉萨”号同级一艘。
这其中,除“汉萨”号为排水令4000多吨的中型铁甲舰外,其余两级5艘均为排水令七八千吨的大型铁甲舰。不过“汉萨”号在1888年因参与南太平洋的一次军事行动被飓风毁坏而除籍,所以威廉自然是看不到了。
凯撒级排水量8800吨,吃水近8米,航速14.5节,装备8门260毫米22倍径后膛炮和一门210毫米前膛炮,属于速度较快、作战性能较好的远洋战舰,全舰只有一面主帆,在远航的情况下可以起到省煤的作用。
大选帝侯级排水量7600吨,装备2门260毫米和2门170毫米火炮,航速14节,全帆装,干舷较高,也属于远洋战舰。
进入1880年代,德国的造船业蓬勃发展,从萨克森级开始,后续的全部军舰均由本国的造船厂承建。
这段时期建造的12条军舰中倒是有9条巡洋舰。这其中,除去1881年下水的两条1500吨级的通报舰外,大部分都是1886年以后下水的完善型穹甲巡洋舰。
说到完善性穹甲巡洋舰,就不能不提及伏尔铿工厂在1883年为清国建造的“济远”号。
“济远”号巡洋舰也是按照穹甲舰的思路设计,但建成后发现穹甲甲板位于水线之下,这就大大降低了穹甲隔水的效果,和旧式的平甲板没有多大区别。
在吸取了“济远”号的经验教训后,德国海军界才真正理解“穹甲”的精髓和设计要领。
之后相继下水的7条完善型穹甲巡演舰各方面性能,无论是火炮的布置还是装甲的厚度,以及军舰的航速均令人满意。
就目前帝国海军全部军舰而言,全部铁甲舰高达17条,还有3条在建,巡洋舰则只有可怜的9条。
“这些造价不菲的大型铁甲舰如果就这么扔着迟早都是废铁一堆,得想个办法把这些过时的家伙推销出去才行,哪怕赔点钱也总比留在港里生锈强。”威廉心想。</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