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很深了,隆武帝还在灯下批阅奏章,曾皇后在旁边帮忙。
朝廷刚刚重建,千头万绪,诸事烦多,大事小情都要汇总到隆武帝这里,等他拍板拿主意。每天批阅奏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曾皇后素有才干,隆武帝很早就让她参与外政了。
所有的奏章在曾皇后那里先过一遍,总结中心思想,归纳段落大意,隆武帝看的时候就方便得多,曾皇后有时还会写下自己的意见,隆武帝也往往欣然采纳。
大明朝的规矩现在都乱了,隆武帝身边没有可用之人,干脆和曾皇后开起了夫妻店。
“老奴庞天寿,拜见万岁爷!”
随着门外一声通报,庞天寿走了进来,跪下向隆武帝夫妻行礼,站起身后往桌案上扫了一眼,立刻叫了起来。
“皇上,您怎么还没用膳?这可使不得!”
桌子上摆着两副碗筷,几样小菜,正是隆武帝夫妻的晚饭,只是放的时间长了,已经没了热气,庞天寿转身要吩咐人重新做,隆武帝却拦住了他。
“哎,广州这天气,凉了也没关系,就这么吃吧。”
隆武帝夫妻坐下用饭,庞天寿在一旁侍立,隆武帝看着他笑了笑,伸筷子向旁边的凳子点了点,示意赐座。
“万岁爷和娘娘在此,老奴不敢失礼!”庞天寿连忙谢恩,却仍然站着不敢坐,心里还吓了一跳。太监是皇帝的家奴,权力再大,有些待遇还是不一样,皇帝给文官赐座很正常,哪有给太监赐座的?
“庞天寿。王坤要回来了,你知道么?”隆武帝突然发问。
“哦,老奴不知。”庞天寿心里猛的一跳,王坤也是宫中的大太监,前些日子去桂林办差,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回来。
“朕的宫中无人,这段日子辛苦你了,等王坤回来,你帮着他把司礼监重新撑起来,能做好吗?”
“老奴必定尽心竭力!”庞天寿再次跪下。重重地磕了个头,心里却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又委屈,又失望,说不出什么滋味。
庞天寿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离最高的掌印太监只有一步之遥,隆武帝身边的大太监基本都没了。他在宫中大权独揽。这些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以为掌印太监已经是囊中之物,不料听隆武帝的意思,这个位子还是要给王坤!
“还有一件事,朕已经决定移驾桂林,广州这边就不用修缮宫殿。都停下来吧。”
随着隆武帝的吩咐,庞天寿唯唯诺诺退了出去,来到了院子里面仍是失魂落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个突然的打击搞得他晕头转向……到底是哪件差事办砸了,为什么就突然失了圣眷呢?
隆武帝心情不错,食欲正佳,一碗饭吃完还嫌不够,曾皇后亲手给他添饭,送到面前。
“陛下,庞天寿可是宫里的老人,看他的样子,怪可怜的。”
“妇人之仁。”
隆武帝虽然在斥责,口气却并不严厉,又笑着解释道:“庞天寿的年纪大了,何必再把他放到风口浪尖上去,我这也是爱护之意。”
皇帝和文官之间需要搞妥协,对太监却可以随意调配,庞天寿论资排辈应该担任掌印太监,隆武帝却另有考虑。
他在福建登基之后,就受制于郑芝龙兄弟和东林党,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比傀儡也好不了多少。郑芝龙兄弟嚣张跋扈,东林党也不是善茬,隆武帝举步维艰,所以才会大力提拔何吾驺等南方派系,以制约东林党的势力,但一直成效不大。
塞翁失马,因祸得福,经过福建事变后,正好在朝廷里来了一次大洗牌。
东林党在福建事变中损失惨重,此消彼长,南方派系可以与之匹敌了,再加上汪克凡派系的平衡,几派势力互相斗来斗去,在各种问题上争持不下,最后都得隆武帝来拍板,皇权在无形中越来越大,隆武帝终于体会到做皇帝的乐趣。
但是还不够,隆武帝觉得皇权还是太小,文武百官的权力还是太大,要不是文武百官互相争斗,他这个皇帝还是傀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利用皇帝的家奴——太监。
先把司礼监的架子搭起来,用“内相”制约文武百官,下一步再恢复锦衣卫等机构,才能真正掌控朝局。在这个过程中,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人选就非常重要,既要有能力,又得一心为皇帝办事。
庞天寿的资格老,能力也不算差,本来是掌印太监的不二人选,但他笃信天主教,和朝廷里的文武官员多有来往,都犯了隆武帝的忌讳。